首页 期刊 2019年05月号(总第77期) 认出神话语的能力 ——关于讲台事奉的对话

认出神话语的能力 ——关于讲台事奉的对话

文/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近二十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教会工人接受了系统的神学教育,中国家庭教会呈现出多方面的健康发展。在讲道方面,家庭教会由灵意解经、见证式讲道、道德式讲道,逐渐转向释经讲道、以基督为中心的讲道、福音性讲道。在治理方面,越来越多的教会开始考虑建制,教会建造所依循的权威也正在经历由“以传统、经验、带领人为权威”向“以圣经限定为权威,非限定部分参照有智慧的典范”的转变。圣经作为神的话语,被神的教会认出并高举。但同时,在教会现场不少传道人和信徒都感受到“尽管释经更为规范了,讲道却并未‘大有能力’”。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神在基督里大能的拯救行动,与祂的话语有怎样的关系?“讲道”就其神学内涵而言,究竟是什么?如何将福音之道与不同处境中的基督徒连接起来?就这些问题,本刊邀请了几位在讲台事奉上较有神的恩典的工人一起展开了一次对话。本文的内容,撷取了这次对话的精华。

 

一、预备讲道时必须要问的一个问题

 

陆昆:在预备讲道的时候,很多受过一定训练的传道人会写出解经大纲,拿着解经大纲就去讲道。于是大纲的基本内容就成为这次讲道的所有信息,如果有应用的话也是按着大纲的思路得出的应用。这样的讲道往往没有力量。其实传道人预备讲道时做出解经大纲,只是他的准备工作。他不能停下来,而是要继续追问:“为什么我要在这个礼拜天对上帝的这些百姓说这些信息?”他要向上帝问。直到确认了之后,他开始从逆的方向来编写讲章:从“这个礼拜天上帝指派我向上帝的百姓说这些信息是为了这样一件事”出发,重新编排经文、信息、关系,然后才来宣讲。也就是说,是从应用出发,重新去整理自己讲章的次序与关系。

 

我个人曾有过写好了解经大纲,结果一直到礼拜六,甚至到礼拜天都不知道为什么我要对教会会众讲这段经文的情况,我就在礼拜天早上临时换讲题,宁肯讲我以前讲过、也知道怎么处理的经文——我没法还讲原先的题目,上帝没告诉我为什么要对会众说这些,我就别像个傻子一样站在那里说话。

 

约书亚:没错。刚开始在预备释经讲道的时候,我会非常严格地按照释经学和讲道学的步骤解经,该在哪里加案例或见证以及如何加,都有章法。我这样讲下来,仿佛是很好的讲道,但是下面会众的眼神仿佛是飘的。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讲这些信息。讲道更像是释经信息的传递和讲演展示。对所牧养群体的处境的关切,对他们的生命中苦难的把握,会反过来让我们去问:上帝你要对这群“羊”说什么?带着牧养的心再去准备所讲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我们确实需要带着对所牧养群羊的关切而讲道,了解他们为什么苦恼,为什么焦虑。

 

陆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真正的处境未必总是人意识到的处境。因为在圣经里面,我的处境是“我跟我的主人正处于怎样的状态”;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关心的是我和我的家庭、我和我的公司、我和我的钱财处于什么状态。所以,其实经文并不针对我们自以为的处境说话,而是重新把我们带入到真正的处境中——经文把你带到上帝面前,哪怕你“挨打”,也会告诉你是因为你离开耶和华,是恶事,是苦事。经文重新建立我们生命里的处境,而不是我们自以为的处境就是我们的处境

 

神的道并不是追着、撵着替我们解决问题,而是把我们带到我们生命真正的问题上。神的道在我们的自觉中创建我们原来没有意识到的处境、没意识到的关系,然后在那里向我们发出命令和邀请,对顺服者给予应许,对抵挡者给予审判的警告。我的生活处境本身还不足以显明我真正的处境,要点是我的生活处境如何被经文建造为我和上帝的关系中的一个事实,一个由经文显明的事实。上帝藉着经文,把我们带入到真正的处境。因此预备讲道的时候,我们不能止步于了解了经文的信息,而要追问上帝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个,在这样的追问中就着经文重新发现自己的景况、状态,并且重新领会上帝与自己说话的意图,然后再去回应上帝的话。

 

二、讲道时实际发生的事:经文“重新建构”我们的处境

 

本刊编辑:刚才我们说到,讲道失去能力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在于讲道脱离了信徒的处境,并未直指人心;然而,圣经所揭示出的信徒真正的处境,与他们所认识到的自身处境,往往又并不相同。与一个人生活中经历到的苦难相比,他真正的处境是在面对圣经的时候,经文把他带到上帝面前使他重新认识到的处境。

 

陆昆:不仅是“重新认识”在面对圣经的时候,经文会把我们带到上帝面前,“重新建构”我们的处境。原来,无论我境遇是顺是逆,都已经是被弃绝的人,因为我活在一个实际上没有和神的关系的生命里;而神藉着圣经召唤我,并且重新确立我在祂面前应当如何。于是圣经不仅仅是揭示我的处境,也重新建构我的处境。比如说经文里在讲聋子得到医治的故事,藉着这段经文我被揭发为能听见不必要听的声音、却听不见该听的声音的人。因为祂的医治,这个聋子听见了,而祂也向我说“开了”,于是我就因这个话“开了”。又比如我原来不知道我是被掳的,或者我以为我正在追求的就是我的解放,经文却说“被掳的得释放”,于是揭发出我之所以在追求解放正是因为我实际上在捆绑中,而耶稣宣告天国近了,才使我得释放。

 

瓦器:一个人一旦意识到他的处境被重构的时候,他就不是处在一个静态的状态。他实际正在经历的是上帝藉着祂的话语向他展开行动。那就是当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处境——他的罪、他可怜的光景因神的话语被揭发,他发现自己没有出路——的时候,神的恩典呼召他进入救恩。

 

陆昆:静态的状态意味着他只是有了一个觉察——他曾经这样看待自己的处境,如今因为被开启,开始用另一种方式看待。但要点还不是觉察,而是实际上他的世界被改变了。罪人获得赦罪的宣告时,不是原本已被赦罪只是不知道被赦罪,如今天上的宣告临到,知道了自己被赦罪,而是通过这宣告他从被定罪者转变成为被饶恕者。这不是觉悟的问题,而是一个实际发生的变化;不是意识上的一个转变,而是他进入到经文创造的世界。

 

一个与神隔绝的人被道带到神的面前,并且被带到一个和神的关系中,在那里早就有危机,这个人此时也意识到危机;但道又向他宣告悔改的呼吁和赦罪的应许,于是他抓住应许得蒙赦罪——这件事就不只是他觉察自己被赦罪,而是在道向着他的行动中发生了赦免。

 

马可:您在这里强调了一个“创造”的概念。请您再阐述一下。

 

陆昆:原来没有,通过话而产生,这个叫创造;原来有,只是我没觉察到,而现在眼睛打开了看到了,这个叫觉悟。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不用创造这个词,那么用建立、建构都一样,就是他不单是经历一个事态,而是建构一种事态。之所以在这里我们谈创造,说的是从无到有,因为神的话语不仅仅揭明事实,也建立原本没有的事实。这点在旧约中也是一样,当神说要有光的时候,不是在表达一个意愿,而是因为这句话,原来没有光的世界就成了有光的世界。这就是神藉着道而有的作为,或者称为道的行动,实际是神的话语与圣灵一同工作的过程

 

约书亚:我们谈到圣灵的工作时,会说圣灵启示、圣灵拯救、圣灵开启,这些都可以在新约希腊文中找到对应的词汇。我想继续问,圣灵和神的话语一同在某一个罪人身上起作用的这个过程,使用“创造”这个词表述是否合适?保罗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的得救、重生是创造还是大光照到?

 

陆昆:保罗自己说藉此他成了新人。因此不是原来他就有父,但没意识到自己有这位父,现在通过圣灵的开启他意识到了;而是原来基督的父根本就不是他的父,他也不是神的儿子,但通过基督他被造成一个新人。这时他不仅仅是被开启,更是重生了。重生的意思并不是说我的精神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而是我里面实实在在有了一个新的生命。

 

约书亚:这一点我接受,我稍稍理解了您为什么会用“创造”这个词。但其实您也承认保罗有一个被开启的过程。他被大光照到时,他的眼睛从瞎到重新开启,其实是一个鳞片掉下来的过程,他原先看待世界的方式、看待神的方式、看待自我的方式改变了,因着他看到了基督的光。

 

陆昆:我想强调的是,并不是宣告已经有的事实让一个人明白这一事实,而是通过话语的临到(创造),使一个没被赦罪的人成为一个被赦罪的人。

 

更深:哥林多后书4:6说:“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这里其实把创造——神吩咐光出来,和神把福音的光照进我们心里、我们对基督的认识这三件事情,在一节圣经里面连在了一起。

 

约书亚:这节圣经引用得太棒了。

 

提多:对于重生来讲是新创造,而信徒重生之后,怎么理解神藉着话语向我们行动?道使我们知罪使我们悔改,怎么理解这也是一个创造的行动?

 

陆昆:重生是一次性的事件,肯定不会一再重生。但我认为重生和之后的基督徒生活内在的机制本身是一样的,一次成就的事情同时又是在一个人生命里面不断重复的事情。就好比说两口子结婚了,此后每天一起过日子都是由结婚那件事导致的,但当然不是一再地结婚。

 

我是相信,当上帝命令我们信时,是对着信的人的不信(状态和态度)来命令的。作为信徒,他是一个被圣灵重生的新人,但他仍旧活在肉体中。信得最好的人觉察到自己在信得最好的时候陷入不信之中——这差不多是我讲道时的前设。因此只要讲道,我是立意向着“不信的人”讲。一个基督徒,就他的生存境地来说,他始终会一遍一遍地面对因着神说要有光,他进入光。每一次话语临到世界,都是临到话语临到之前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说,对信的人讲道仍然是福音布道。可以这么说,神用祂的道召集基督徒来接受道好成为基督徒。

 

瓦器:因此,若我们的假设是你已经重生了,里面有了新的性情,所以你在神里面能做到律法的要求,这个思路实际上仍然是律法主义的、道德式的。其实即使对于一个重生的人来说,律法的要求也不是他自己能做到,而是不能。然而当上帝的话语临到他的时候,他仰望神的救赎、怜悯,经历神的改变,然后他可以在信心中行动,顺服神对他的要求。

 

提多:所以信徒是需要不断听到福音的。福音建立信心,信心每天都需要被福音建立起来。

 

三、道与圣灵如何在听道者里面行动

 

约书亚:耶稣基督非常明确地说在祂面前真正的聪明人,是听了祂的话语就去行的(太7:24)。如果不去行动的话,话语建构出来的那个世界力量何在?但在前面的谈论中,各位似乎把人天然地看为是一个理念的人,只要神的话语来在他里面构造了一个理念的世界之后,就必然会带来他行动的改变。但这里似乎忽略了他所认信的和他的行动之间的巨大张力,这张力在哪呢?是在于罪人已经堕落的自由意志。

 

瓦器:约书亚的问题涉及到神的话语和人的行动之间的关系。刚才约书亚说神的话在我们里面构造一个理念世界,但我认为神的话语所建构的不仅仅是理念,实际上神的话发出的时候是创造了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你原来是与神隔绝的,或者说是在空虚混沌的、封闭的黑暗里面,神的话语临到你,就把你带到神面前。这时不仅仅是你里面有了不一样的理念,而且你面对着这位向你说话的神,你经历了关系的改变。假如话语的发出不是让你面对这样的一位圣洁的神、定你的罪的神和发出应许和怜悯的神,那它仅仅就是理念而已。但关键是话语在圣经中经常是以动词“说话”来表达的。当神对你说话的时候,话语的发出就是神的行动。这会改变神和你的关系。其实当神的话语临到一个基督徒的时候,带来的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在他的里面产生信心,而信心发出来的是出于信心的行为。所以不是没有行为,而是他的行为出自哪里。如果话语在他里面产生信心,他的信心表达出来自然就是遵行神的话语,这个遵行神的话语是出于信心的行为。事实上,在这个行为中,核心的部分仍旧是信心,而不是他做到了哪些标准。比如说喇合撒谎的行为,其实很显然她撒谎了,无论怎样都是罪,但她是出自于信心的,是仰望神的应许的。也就是说,即使是出于信心的行为,如果就行为来说,按律法它本身仍不足够完全达到上帝的要求;但因为出于信心,连接于那位完全的、赐恩的神,在祂的怜悯、遮盖、应许当中,这行为是信心的表达,是对神的恩典的回应,所以是被神接纳和记念的。这也是《威斯敏斯特信条》第16章论善行里的内容。

 

提多:路德在《基督徒的自由》一文中特别讲到,是信心成全律法,信心来自于福音,福音显明神的爱。加尔文特别讲信心本质的一个含义就是对神的爱的认识,而这必然就会有爱神爱人的回应,这就成全律法。这是路德,实际上也是加尔文的认识。

 

本刊编辑:我们的讨论其实涉及到道和圣灵如何在听道者里面行动,即教义神学中所说的外在呼召与内在呼召。这可能是传道人们藉着神学课程学习过,但对其与上帝藉着话语行动之间的关系思考得比较少的问题。

 

陆昆:圣经里说:“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神的福音,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4-15)比较有意思的是,祂这是藉着宣告把神正在进行的行动实施出来。圣经中的“时候”,不是历史时间,不是到了某年某月某日就“时候到了”,而是事件时间,即那个所预先指明的上帝决定性的行动正在实施,所以“时候到了”。

 

我们也说信心是神创造的(弗2:8),但同时,祂命令我们信。我们会这样:如果以为祂是命令我们信,我们就倾向于以为祂不给我们创造信心;相反呢,如果以为祂为我们创造信心,我们就以为祂不命令我们信。但在我看来,经文中显明的是,藉着道在我们里面赐下信心的那一位也命令我们信,又以祂的恩典使我们信并且顺服。这两件事是同时的,同样是祂做的。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个普遍的命令,是对所有听这道的人发出的;而圣灵和这道一起工作,并在被拣选的人里面赐下信心,使我们接受使我们顺服,这是我们所说的有效呼召。

 

在我看来,假如以为说,上帝藉着道的行动来创造信心,就取消了祂让我们信的命令,这是错误的。因为信完完全全是上帝的工作,也实实在在是上帝的命令。——我觉得改革宗的神学中有一些人比较粗糙地说:信完完全全是神的工作,但信之后的顺服却是上帝对我们的命令——其实信和信之后的顺服,都同时既是祂的工作又是祂的命令,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当我们说神的话创造信心时,祂命令我们信,而祂的圣灵藉着这有效的命令在我们里面创造信心;祂既命令,又亲自使命令得以成就。就像说要有光,并不是让我们去挂灯泡,而是祂自己使这光成就。不然的话我们就要这样去理解:神命令我们信,圣灵开启我们,使我们知道祂的命令是真实有效的,所以这个开启的结果是我决定信,于是道和圣灵的工作只是把看不见的事实显明出来,好使我能做正确有效的回应。我感到好多人试图这样理解,甚至于因此基督教的实质其实就是接受启示。但我们需要明确这两种对基督教实质的表述是不一样的:一种是上帝启示本来就有而对于愚昧的人来说是隐藏的事,使祂的百姓明白;而另一种是上帝创造原来没有、现在藉着祂的话而形成的新的事态,而我们就是在这个命令里被造成的新人,进入祂所创立的新约中。

 

那既然福音是上帝行动并创造新人和新的关联,那么,当福音每每被宣告时,这件事都会一再一再地发生,这个发生是通过圣灵。我认为说道自身有能力,和说圣灵和道一起工作使道所宣告的必然成就,这两个在圣经里是一个意思。因为不可能设想离开圣灵又仍然行动的道,因此一旦说道自身在行动就是指圣灵;同样地,说圣灵在行动时,也不可能是做另外一件让人奇怪的事,而是使道显明并且成就。

 

更深:研读《威斯敏斯特信条》,从10章到18章都是讲这个话题。其实约翰福音14、15章,特别是14章的解经,我也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的:圣灵在道里面施行福音。我在牧养中查验一个人的信仰经验是否合乎圣经,会严密地关注他的经验里面有多少是与基督连接的,圣灵果真向他揭示了福音了吗?传统家庭教会,在这点上是比较弱的,比较重视圣灵对我说话,有感动临到我就好了。但我认为我们所蒙的光照里面,必须始终是以基督为中心的,这种光照的焦点是整个救赎历史中基督的荣耀,祂位格的奥秘。我认为这是话语和福音的大能关联的地方。

 

四、具体而言,传道人如何建立经文与信徒之间的处境关联?

 

本刊编辑:当我们谈到经文建构人的真实处境时,我理解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教义结构层面的,就是上帝、罪人、审判、耶稣基督的讲论(应许或审判)与行动(特别是通过十字架成就的替代性救赎)、因信称义,这个层面的处境是普遍的。另一个层面则依据经文,建构出具体而独特的处境。

 

陆昆:比如一处经文显出他是在魔鬼权下的人,而耶稣为他赶除污鬼;而另一处经文显出他的罪孽外显在他身上时,他长大麻风不洁净,以至于只能与神隔绝,而耶稣洁净他。这两处经文都在说罪人的处境,却是针对罪人处境的不同的特征与层面。

 

马可:一个来到上帝面前的人,虽然在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有罪的人,但因为每一次面对的经文不同,比如他最近在灵修福音书,或者他最近在灵修罗马书,上帝藉着不同的经文建构出他在罪中的处境的不同层面和特征。因此他围绕不同的经文,和神有非常真实的、活泼的、动态的交往。

 

陆昆:对,是这样。而通过不同的经文,上帝向我们成为王、成为战士、成为医生、成为教师、成为祭司、成为牧人、成为光……祂基于我们不同的状况,具体地显明我们的不信,同时也向我们显出自己的恩惠多样化的层面。这不单是一个隐喻的问题。

 

本刊编辑:您刚才也提到,在求问上帝为什么要你在这个主日对祂的百姓说这些信息时,有时会遇到瓶颈和困境,不知可有一些经验和方法可以分享?

 

陆昆:有一段时间我注意到一件事,就是出色的牧师比圣经学者更懂经文。圣经学者可以告诉你字词研究,可以告诉你抄本的微妙差异和多样性,可以告诉你对这一段经文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以及各种关联,但是,有时他们像聋子一样听不出这是上帝对祂百姓说的话,也不知道上帝为什么要对百姓说这件事。所以在我当年经文信息做得差不多了,却很茫然不知道要拿它做什么的时候,我会参考一些出色的牧师的讲道。那时很可能是Sermon Audio刚出来,每次到了周四还是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讲这段的时候,往往一打开就有我要讲的经文,不一定完全一样但给我很多启发,就会真佩服说:“哇他真懂这个经文,至少是因为这个,所以需要上帝的百姓听。”当时还会用的是WWSB(World Wide Study Bible),是在CCEL(Christian Classics Ethereal Library)里的,里面常常有很多古典作家的讲章,在其中你也能得到很多“所以这一段经文需要讲给神的百姓听”的原因。所以我不仅不以福音为耻,也不以当时我的这种“盗版”为耻。这些资源我现在可能很少用了,但当年预备讲章确确实实会有很茫然的情况,那种时候这个就很有帮助。所以年轻的传道人如果万一在这方面遇到障碍的话,我建议使用,本来它就是为了让你使用而放到那儿的。而且你不用一直强调参考的出处,你讲就是了。

 

并且我还注意到,往往是在个人的Q. T.中,善于问“为什么今天早上上帝要和我说这段话”的人,他也善于问“为什么我要对上帝的百姓说这些”。他在Q. T.中学会了去追问。而如果有人在Q. T.时做完经文主要信息就直接进入应用,而没有追问“上帝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个”,他的讲章也会带有差不多的特点。

 

提多:我也感到在预备讲道时,首先要应用在自己身上,特别是要在祷告中来预备讲章。通过仔细地解经,在祷告当中来默想经文,我想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应用自然就会在心里浮现出来。因为我们和会众是一体的,我们个人生命当中所经历的事情也不是偶然的,神也会藉着我们所经历的这一切来对会众说话。我们作为教会的传道人,我们所经历的苦难,我们当下所经历的难处,我想也都不是偶然的;神的道首先要应用在我们自己身上。

 

瓦器:在牧养中对弟兄姐妹的熟悉和了解,也会使得你在读到这段经文的时候很自然、很容易地建立这种关联。这就是为什么即使你可以在网上听到名牧的讲道,教会也还是需要本会的牧者来讲道。因为本教会的牧者知道羊的情况。这是我大概能想到的,从经文的处境、从牧养实践和在祷告当中,得以知道上帝为什么要我对祂的百姓讲这些信息。如果要用更严谨的方式来讨论如何建立经文与会众之间的关联,最典型的关联点就是处境的类似。经文所反映的那个人的处境和我们弟兄姐妹的处境是类似的。而处境又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的处境:第一个是神学性/教义性的处境——圣洁的神与有罪的人之间,神如何对待他,神怎样光照他,给他怜悯;第二个处境是经文本身所提供的叙事的处境;第三个是经文写作的处境。这个三个处境当然都是可以彼此关联的,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建立经文跟弟兄姐妹之间的关联。

 

马可:处境(context)还包括在神整体的救赎计划中的处境,即圣经神学、救赎历史的框架,这也可以考虑在内。

 

陆昆:讲到处境关联,我还要讲一个,就是不关联。这在牧养中很有用。有人说: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又受管教又被供应,我既得不到供应也没受管教,我做什么事上帝也没罚我呀,我求什么事上帝也没给我啊。我就对他说,因为你还是埃及人,这些事跟你无关。你现在所需要的是速速逃离,使你的生命重心、目标、方向放在上帝的计划中;在这之前,这些经文所说的既不是对你的警戒,也不是对你的应许,而正好是说明你的绝望和虚无,这里面没有你的份。

 

马可: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传道人和弟兄姐妹有没有上帝临在的真实感?上帝在场,我们面对祂,祂让我们听这些信息。

 

约书亚:十年前,我听一位牧师讲道,开篇祷告有一句话就是:上帝开弟兄姐妹的眼,让弟兄姐妹对神的临在有察觉。就类似这个意思。

 

马可:我也通过对上帝的临在认出和相信,而学会了带领敬拜。当时一位弟兄教大家如何带敬拜,讲解程序如何,宣召、经文、诗歌等按怎样的逻辑次序进展。但他说,最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你认识到上帝是临在于我们中间的。所以带领敬拜者要做的预备是,藉着这一周的读经、默想,首先认出上帝的临在,自己先向上帝有真实的回应,然后再呼吁弟兄姐妹:“来啊,我们登耶和华的山!”重要的不是传统、不是技巧,而是在神面前确认:“神啊,你真的在我们中间吗?”对上帝临在的认出对服事者的帮助非常大。

 

陆昆:我自己服事没有多久,就知道改革宗的信念——讲道是上帝藉着一个血肉凡躯的人向祂的百姓说祂的话。但我现在常常觉得在今天教会的讲台上,这个意识很弱,就是讲道人自己以为他在用上帝的话劝勉、安慰、辅导祂的的百姓,而不以为现在上帝在通过他对百姓说上帝的话。所以缺乏权柄感和迫切感。其实有的时候也可以中断讲道,直接对会众说:“你们真以为现在在对你们说这些话的只是血肉凡躯的我吗?难道你真的意识不到洞察你心肠肺腑的上帝正通过如此平庸的人正在向你说最重要的话吗?”

 

约书亚:工人总有机会发现神的话语和神的灵在工作,自己不过是器皿,不过是管道。昨天我们有一个小同工把我去年在我们教会成立两周年的时候的讲道做成了文字稿,也发给我了,我就看了看。我就发现不是我讲的,仿佛是圣灵感动一样,解经的方式也不像我,像是另外一个人。我意识到道本身,真的是上帝的话语和上帝的灵在那个时候的调和。

 

我们刚开了上下午堂,同样的一篇信息我在下午堂讲的时候就常常跟上午堂很不一样,除了解经的部分。很多东西,我都不知道开口的时候会那样讲。直到自己最后讲完了道,回想起来很吃惊。这是很奇妙的,你真的只是传菜工。或者说,自以为通过预备释经和讲章,但只不过是备好菜,最后出盘时真不是你烹饪的。这样就显出来我们是被上帝支配、掌管的。

 

陆昆:传道人若有机会听自己的讲道,常常会被自己讲的道光照而羞愧不堪,这个尤其可怕的是你没有办法推脱说自己不知道,因为是你自己说出来的。传道人应该意识到自己是上帝的使者,这也意味着他的权柄感,换句话说,当传道人站在讲台上时,哪怕发现地上的在上掌权者坐在下面,也仍然知道此时他应该听自己讲道,因为现在是天上的王通过祂亲自选派的使者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