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昆
编者按:给小孩子讲道并非易事,往往传道人和儿童主日学老师在预备时无从下手,宣讲时口笨舌拙,孩子们也听得一脸茫然,不知所云。本文整理自作者给本会儿童主日学老师的培训录音,望能给众多服事孩子的同工带来帮助。
关于如何规范有效地给主日学孩童讲道,我主要讲四个方面:1)正确认识圣经的性质和正确的解经,这是讲道的前提;2)面对孩童的需要和特点,讲员在心态上当有的预备;3)对讲章形式的一点说明;4)就讲道内容的两点强调。
一、讲道的前提:正确认识圣经的性质和正确的解经
1、圣经的性质
圣经自身是神行动着的话,这是圣经的性质中和讲道尤为相关的一点。具体而言,圣经记录神的行动,同时,圣经本身又是神的行动。当圣经被宣讲、被倾听、被解释、被理解的时候,其实并不处于“被”的位置,而是神主动地用圣经显明他自己,藉此神揭发我们的状况,然后拆毁我们,又重新建立我们——圣经是神的行动。
因此,“讲道”也不是一个站着的人对一群坐着的人“讲圣经”,而是圣经用这个人向他的百姓诉说自己。在讲道的过程中,圣经的内容是神的作为,这个作为就在讲道中发生。圣经记录了神怎样召选百姓并且跟他们立约,而当下讲道中对这件事的宣讲也正造成同样的事件:此刻,这些百姓听到神的召唤,并且和当时的百姓一样,对神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出24:7b)藉此神坚固和这些百姓的约,然后建立他们。所以圣经是神的行动。
以赛亚书55:10-11说:“雨雪从天而降,并不返回,却滋润地土,使地上发芽结实,使撒种的有种,使要吃的有粮。我口所出的话也必如此,决不徒然返回,却要成就我所喜悦的,在我发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这段经文把神的话比成从天而降并造成实际果效的雨雪,以此来说明耶和华的话也是如此,话语发出去,话语自己成就他的目标。
讲道者相信这个吗?若真相信,他在神的话语面前,会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姿态。
第一,是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不敢随便讲圣经,而是严肃、正确地解经,因为要行动的不是讲道者自己,而是神的话语本身。试图用圣经说自己的话,这样的态度需要反思,比如:因为主日学的孩子特别不听话,所以就跟他们讲要让他们安静、听话的经文。
第二,讲道者因此会变得主动和勇敢。因为他知道通过自己发生的事,实际上要远超过血肉之躯能够达到的果效;不是他在行动,而是神的道在行动,道能够取得道自己要取得的果效。基于这点,一个话语的事奉者会有勇气,只要他知道自己是在正确地宣讲圣经,他就不怕任何人间的评判,也不怕任何世上的强权。
2、正确的解经
因此,正确地解释圣经就成了关键。并不是所讲的材料都是圣经里的,就是在讲圣经,圣经中的话可以被人随便拼凑、恶意使用。所以,真正让圣经说话的关键,是正确地解释圣经。
因此,解经者要有合宜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解释圣经:
1)爱慕和顺服神的话语。以神为是,尊重神的话,以爱神和信靠顺服的心来面对神的话。
2)要在解经过程中仰赖神的恩典,在此最直接的建议就是祷告。读经之前都要祷告,恳求神的光照和引领,不单是为了预备讲道。祷告不是一个仪式,是真正地仰赖和请求圣经的作者圣灵来帮助我们胜过自己智力上的愚笨、属灵上的迟钝、肉体上的任性。祷告会把我们带到和神的关系中。
3)尊重并按照圣经字面和文法的意义来解释。字的意思是在词汇中产生、被词汇来决定的,词汇的意思是由句子决定的,句子的意思是由文段来决定的,文段是由上下文决定的,大的文段是由整个篇章决定的。因此,一段经文必须在它的上下文脉中来理解。除此之外,解经还要参照具体的历史处境。
4)对经文的讲解达到了帮助人认识基督的目标。读经和解经的目标是认识和显明基督,因为耶稣自己说圣经整体的内容是在说他自己,圣经的中心内容就是神以耶稣的死和复活成就的替代性救赎。
首先,整本圣经直接预言或者宣告基督并他钉十字架。直接的预言如“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我的仆人行事必有智慧,必被高举上升,且成为至高”,等等。以赛亚书52:1-53:12这一整段的内容都是在直接预告。
其次是预表。旧约中记录的整体的献祭制度、以色列的王政、先知职分的设置,都是预表。被杀的动物、逾越节的羔羊、圣殿本身,都是预表。所有预表都指向那个与它结构相同但是又超越了它的内涵的事实。
第三,是说明对基督的需要。比如士师记的后半段讲了以色列的乱局,然后不断地宣告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17:6,21:25)这里既没有预表,也没有预告,却同样是在说基督;这里说的是对基督的需要。
第四,是以基督为前提。“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这句话是以基督为前提来说的。换言之,没有基督作为前提,这句话自身不成立。
所以,整本圣经或者直接预言、宣告,或者以预表指向基督,或者说明对基督的拯救的需要,或者以基督的拯救为前提;因此,阅读和讲解经文时要认识和显明基督。
5)要遵循教会所接受的合乎圣经整体的全备教训加以解释,并对自己已有的解释加以检验。如果你觉得自己已有的解释是尊重并按照圣经的文法和意义,在圣经的上下文脉中,参照了具体的历史情境,也以认识和显明基督为目标,但你怎么来检验这些呢?要遵循教会所接受的、合乎圣经整体的全备教训来加以解释和检验。
二、讲道者心态的预备
虽然正确的解经是讲道的根本性原则,但是给孩童讲道会涉及对讲道者的额外考验,特别是讲道者心态的预备。
1、孩子听道的可能性
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孩子能听进去讲道吗?很多讲道者内心中不相信孩子能听进去。其实与其问孩子能不能听进去讲道,不如先问大人能听进去吗?我自己觉得跟小孩比,大人更听不进去讲道。大人跟小孩的区别在于大人听不进去时却能坐在那里想别的事,而小孩的心一旦往别处去,他的身体也试图往别处去。我宁肯说,就人本身来说,大人和小孩都不能听进去讲道;但就听道需要的基本素质来说,大人跟孩子都一样具备。
导致孩子听不进讲道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孩子的生活背景。现在的孩子是在多媒体的嘈杂声中长大的。他们的眼睛习惯了看画面不断地切换,习惯了匹配影像的强烈音乐,习惯了动画片、电子游戏、电视这些东西不断的刺激。因此,孩子不是因为“小”才听不进去讲道,六岁时因为这种情况而听不了讲道的孩子,到九岁时也听不了,到二十岁就完全听不了了。所以,儿童主日学的老师可以建议家长减少孩子生活中的一般的声光刺激。这对孩子来说是极端不利的,不仅对他的灵性成长不利,对于他作为人成长也是非常不利的。
2、预备心:代祷
如果孩子是可以听得进讲道的,那讲道者就得好好预备了。首先是预备心,要点是代祷。一位传道人说:“不要在跟神谈孩子之前,跟孩子谈神;要多跟神谈孩子,然后跟孩子谈神。”这是至理名言。主日学老师的基本工作,不单是在主日当天,也在平时的代祷中。不藉着祷告,你实际上不能进入到“你、孩子、基督、圣经”这四者实际的关联中。因为这是属灵的事、奥秘的事,只有真实地进入到属灵的“你、孩子、基督、圣经”的关系中,你的服事才有内在的果效。真正使你能够达成这一点的是代求,非常具体的代求;同时,对孩子要有期待。没有不可救药的孩子,神的道也能够按照他所是的,在福音里改变他、建立他。
3、默想讲道信息:符号实体化
比预备心对待孩子更重要的事情是预备讲道信息。在此,一个简单基础而又至关重要的事情常被忽略,就是默想。
比如说约翰福音3:16中说“神爱世人”,当我默想这节经文时就不单单是研究它,而是侧重在符号和实体之间建立关系。“冬天的阳光,直接照在雪地上,使雪中阴影的部分显出浅蓝色的幽光。”读到这个句子对大部分人来说会出现一个图案,甚至会使人产生凉的感觉。冬天的太阳光照在雪地上,这种感觉是我们经验里有的,其中太阳、雪地、冬天……所有的这些符号都指向非常具体的、实际的存在,而这些真指向那个存在时,你就实际读懂了这句话。也就是说,当说“神”的时候,这个字指的是非常具体的存在,但是很多人说“神爱世人”的时候,他的头脑中不出现神、不指向那位实体,这是因为缺乏有意识的默想。默想的过程是使符号实体化——“神爱世人”,神是永恒无限不变、创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那一位,是召唤他的百姓与他立约、赏善罚恶、舍弃他儿子的那一位。他怎样?他爱!这个“爱”因为前面“神”这个字,含义就膨胀了,因为这位爱的主体无限伟大。神爱谁呢?世人!在世上如蛆如虫的罪人。“甚至”怎么了?“甚至”是指超过正当合理限度的事,甚至将自己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本来是要灭亡的人,非但不灭亡,反而得永生!谁爱了你,爱你的是怎样的一位?他爱了怎样的你?他怎样爱了你?这爱带来了怎样的结果?解决了你的什么问题?这就是默想!当圣经里的符号实体化时,句子意思才凸显出来,你才开始以你的生命读懂经文。这里需要的还不是多么广博的神学知识,而是基本的默想的工夫。这却是许多讲道者在生命中过分缺乏的。
我相信没有默想,就没有讲道。因为如果圣经上的话不在人心里面显出它本身所是的,那么讲道能讲什么呢?为什么有的人讲道显得空洞呢?因为实际上他自己没懂这段经文。
三、讲章的形式:单一的信息&在关联中体验
接下来,从形式的角度,谈一下讲章的预备过程。
比如要讲马太福音1:18-25“耶稣基督降生的事”,于是要了解1-17节,也了解后面的内容,还要了解其他关于降生主题的经文,然后开始处理这段经文。很重要的是先写出经文大纲,把经文的层次要点划分出来,然后写出一个不超过30个字的句子,来总结信息的要点。为了有具体内容,这个句子也不要少于15个字。例如,只是“基督降生”四个字,就太过空泛了;而如果总结成:开头、梦、旧约的预言、约瑟的顺服,也没有意义,因为是零散的,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关联。所以,要总结出的是基于经文中的要素并将之建立起正确关联的一个完整句子,是包含着正确关联的“多个要素”的“一个信息”,这构成了整个讲章预备的基础。
给孩童讲道尤其如此,要用一个概念,一个形象,一个要点,需要特别注重“一个”。讲道时可以就着“一个”来讲“很多点”。比如说,有一位主日学的老师要讲“从人里面出来的都是各种各样污秽的东西”,他怎么讲呢?他拿了一些木块用纸包上,上面写着“愤怒”、“骄傲、“狂妄”等字样,这些都放在一个大布袋里,布袋的最底下放着一个盒子。他先让一个孩子拿着这个布袋从屋子这边走到那边,再走回来。然后,他以“有一位小朋友不开心了”来切入讲道,为什么这位小朋友不开心呢?因为他生命里面有很多很多沉重的“东西”。然后这位老师从大布袋里拿出一个个的“愤怒、骄傲、狂妄”,再拿出最底下的盒子,把它打开,拎出一只贴着“私欲”标签的兔子(玩具)。我们最里面藏着什么呢?背叛神、高举自己的私欲——他用这个给孩子们讲解耶稣所说的“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能污秽人,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可7:20-21a),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生命中有很多的污秽,最里面的是私欲,这些压住了自己,而要脱离这些必须从神那里得到力量,基督就是我们的出路。总而言之,虽然用不同的要素,也有基本的解经,但是基本而言是一个概念,一个形象,一个要点。
如果信息要点很多,孩子就不能理解。有相当多的人对孩子的主日学教育有误解,说孩子可以一边干别的一边听,他也都能记得,他也都能懂。其实这是错误的。孩子非常容易记住要素,但不容易体验关联。但最重要的不是要素,而是关联。当老师试图给孩子讲的是要素时,他会以为孩子完全掌握了,但正是因为这些被记住却没有建立正确关联的要素,给了孩子错误的熟悉感,以至于他将来听不了圣经,听不了讲道,也不能真正面对神。孩子和大人都一样,是在关联中体验要素的,这才算真正的理解,而孩子需要专注才能理解和体验关联,走来走去的涣散状态中是不能获得对关联的了解的。因此,一次讲道的信息要给他完整的、可以体验的一个观念,用不同的方式和内容讲,但一定是“一个”。
四、讲道的内容:两个强调点
关于讲道涉及的具体内容,我在此想强调两点:一个是对孩童宣讲作为救恩之道的律法的必要性,我称之为“照着福音宣讲律法”(参提前1:5-11);另一个是对孩童讲道中对福音的终极性(即:永生永死)关注的必要。
1、“照着福音宣讲律法”对孩童的重要性
谈到“教导律法”,首先要区分孩童的年龄段。已经小学毕业的孩子,更适合和成人一起听道和分享。0-3岁的婴儿,不需要学习太多跟圣经有关的知识,甚至在这时候可以不教他圣经,但需要以孩子可以感受的方式建立两件事:一是亲密关系中的稳定安全感,跟父母,也和老师;二是对权威的接受,可以说这是优先的。稳定和权威,是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形成基本、正确的心理结构所必要的。因此在这个阶段,基督教的要素或者说特殊启示的要素,可能不如信仰生活中形成的信心生活的外在样式对孩子来说更重要,例如对父母的顺从、分明的原则、稳定的权威。
重点要谈的是在3-9岁的幼童阶段。这个阶段中,很多人说应该让孩子学习“恩典”,但圣经里的原则并不是这样。幼童阶段中,孩子更应当学习的是“正义”。换言之,应当学习的是律法。圣经里说的很清楚,律法是训蒙的师傅,如果训蒙时学的是恩典,恩典就构成他对基本规则的认识,恩典变成了神的义务、父母的义务,于是他就感受不到恩典了,反而在他强要恩典而没有得到时,就抱怨自己没得到应得的东西。圣经中神基本的原则不是饶恕,而是报应,所以该受报应的人被饶恕才叫“福音”。神是公正的神,是按照行为审判各人的神。因此,在幼童阶段,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对神有实在感,在生活中他能感受而且也学会真实可见的畏惧和依靠。他内心中有不言而喻的良知,但是这个良知要通过诚实和善意,通过外在的规则和感受发展它。
所以,在这个阶段中所期待形成的是:借助于实际的活动产生真实可见的对神的敬畏和依靠,因此给孩子律法的教训要比给孩子福音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然而,这里有一个对律法的理解的问题——律法一定要讲成福音里的律法。
律法有两种,一种是作为神救恩之道的律法,一种是作为人类的自义和互相辖制的律法。作为神救恩之道的律法的特点是:
第一,指向颁布律法的神,是以神为中心的。举例来说,旧约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行为法律是“洁净的条例”,关于什么是可以吃的,什么是不可以吃的。这是非常奇特的神的“主日学教育”,教导孩子从小在心中形成一个判断好坏的价值标准。什么是好呢?洁净是好的,而不是满足自己需要的、好吃的是好的。那么什么是洁净的呢?神说是洁净并且允许给我们的就是洁净的。于是,洁净不洁净的标准在于神,这跟人以自我为中心试图建立的价值标准相比,在他整个的生活安排中就不一样。由此产生的道德意识就是:按照律法而行是洁净的、被神悦纳的;不按照律法而行不洁净、不被神悦纳,因此“好不好”最终在于是否“被神喜悦”。在今天的新约时代,如果不正确地教导旧约律法,对于孩童形成正确的观念其实很不利,我们很难使孩子直接产生相对于神而有的是非观念,但这是我们应该竭力去做的。律法的要点是以神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类一般的道德为中心。比如说“不可杀人”,不信的人心中也直接知道,但当问“为什么不可杀人?”他们会说:“就是不可以啊,你杀他他还杀你呢,你愿意死吗?你既然不愿意死,就不能让别人死啊。”但是圣经中的标准是,因为人是按神的形像造的,因此神把对人的冒犯和攻击看成是对自己的冒犯和攻击。律法指向颁布律法的神,作为救恩之道的律法是以神为中心的。
第二,作为救恩之道的律法,是心和行为连接在一起的。律法的要求不单单是外在的行为,也在于内心中有的对神的爱和敬畏。人出于自己追求的目的,和为了让自己在良心上喜悦自己,也可能行善;但是,律法要求的善行不单是外在的行为,也要求内心的动机是出于对神的敬畏和爱。因此,可以说作为救恩之道的律法要求内心的纯全。
第三,作为救恩之道的律法的要点不是规则,而是关系,规则是成全关系的。对孩子犯错的理解会有两种:一种是说,孩子你错了,因为规则是这样的,你这样做是违规的;第二种是说,孩子你错了,因为这规则是神定的,你违规让神不喜悦了。在我们的感觉里,得罪规则比得罪定规则的那一位更严重,而圣经对犯罪的理解是得罪了“那一位”。
作为救恩之道的律法的这三点特征其实都在说一件事:以神为中心。在孩子的幼童阶段,可以明确地讲十诫,并且就圣经的事例给他们讲一些相应的道德典范,也举例指出圣经里的人违背诫命的后果。这好像是律法式的讲道,但是对律法的使用是基于刚才说的这三点:以神为中心,要求内心里对神的爱和敬畏,注重和神的关系。这是福音性的律法的使用,是合法的,而且是应该的。
综上所述,幼童阶段教导的重点可以不放在福音上,以至于能帮助孩子更清楚地了解圣经,在他的生活中建立起更纯正的道德感,并且使这个道德感是在神面前的,换言之,教导的重点是使他在一般意义上的敬虔得以确立。
然而,在这个阶段的教导中福音虽然不作为重点,但仍然要讲福音。怎么讲呢?就是每一个教训的终结都是指明一件事:你靠自己不能行出神所要求的,所以你要投靠基督,因为他是你更完全的义。读《听妈妈讲那圣经里的故事》,你会发现,它的一个特点就是始终把读者当成未信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牧养上的关注。父母给孩子讲这本圣经故事时,始终把孩子当成未信者,以至于在每一个点上都向他指明,他的那些恶意都出自自己邪恶的内心,所以他必须悔改归信。即使讲律法和行为的内容也是这样,这是正确的对律法的使用,也是对于孩子的正确判断。
2、关注福音终极性的必要性
有些家长和老师不觉得应该向孩童讲明福音的终极性,即福音是关乎永生永死的;或者觉得讲了孩子也不能明白。但其实不然。只要孩子能听懂话,就可以给孩子清楚地讲解福音,而清楚讲福音就必然意味着要讲明永生永死。
我的孩子不到五岁的时候,我给她完整地讲了福音。她能听懂,而且做出属灵的反应。当时我使用的一个材料是一本英文的小册子,讲了一个黑人小孩找到了上天堂的路,里面对神、天堂、地狱、罪的后果、神的救赎、信的应许,都讲得非常清楚。但里面描述的天堂很有意思,是耶稣和小孩子在天上跳转圈舞的地方,地狱是魔鬼在那里受苦并且欺负小孩子的地方,而罪就是不听神的话。不听神的话你就会成为肮脏的,就像你随便玩耍,衣服沾上很多脏东西,你自己也不愿意穿,妈妈也不喜欢,你这样沾满了罪的时候,神不能喜欢你,所以你只能归到魔鬼那里去。但是神想要你,所以,他让他的儿子耶稣来,在十字架上死,他的血把你的罪洗净了,你就像被洗干净的衣服一样,在神面前特别讨神喜悦。因此,你要信耶稣,因为耶稣的功劳你的罪就都洗净了,神就喜爱你。我当时给女儿讲完之后,领她做决志祷告,她边祷告边哭,哭完抬起头来第一句话就是:“那姥姥、姥爷信主吗?”我说:“还没有信。”当天晚上她就给姥姥、姥爷打电话,试图跟他们传福音。而且之后一个多月,她跟她的大部分同学都传了福音。
孩子不是听不懂关乎永生永死的信息,而是父母和主日学老师自己不把永生永死当真,不真实地面对,在自己的福音认信中缺少福音终极性的关注,缺少永恒的维度。父母和老师的关注仍然是更多地投放在今生的得失之上,而不严肃面对永远归宿的问题,无论是为自己的,还是为孩子的。因此,对永生永死的传讲很容易在主日学的讲道(甚至成人的讲道)中缺失。更严重地,家长和老师会把永生永死误解为福音信仰中不必要或是太高超的内容,但其实这却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部分。
最后,谈一谈对九岁以上孩子的信仰教育。当孩子已经有比较好的、基本的训练之后,要鼓励他们自己读经,并且对他们每天读经的量的要求可以和大人一样。这比被动地听妈妈和主日学老师讲更重要。父母应当非常明确地把属灵的功课放在世上的功课之前。有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脚却进入地狱里;考不上大学而有永生,强如考上名牌大学而进入地狱里。孩子到这个时候就当自己读经,并且进入深入的解经,以客观地明白福音。如果这个时候仍然给他们片段的、形象的、不能用严谨的词汇联结在一起的信息,对孩子是不利的。例如,几何命题是以非常严谨、可靠的方式表达的,而主日学的故事常常是用一堆红花、笑脸、无意义的鼓掌来表达的,对稍大的孩子而言,更容易相信几何命题还是更容易相信主日学的故事呢?所以,在这个年龄段要严谨地学习《海德堡要理问答》或者《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同时就着经文逻辑仔细地、分辨地讲解,以建立他们的信心。